中华汽车网

寻觅寿县八公山豆腐之旅

更新时间:2024-09-02点击:1704

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,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合肥大学“创文旅 思非遗”团队在今年暑假前往一座历史厚重,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——安徽寿县,开展了“三下乡”活动。成员们来到八公山,一边欣赏钟灵毓秀的风景,一边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公山豆腐的奥秘。      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,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,其晶莹剔透,白似玉板、嫩若凝脂、质地细腻、清爽滑利,无黄浆水味,托也不散碎。成菜色泽金黄,外脆里嫩,滋味鲜美。2008年9月17日,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产品。2018年9月,被评为“中国菜”之安徽十大经典名菜。2014年07月,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     八公山不仅是淮河流域的一座名山仙境,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,还是豆腐的故里。八公山山下的“豆腐村”,住着制作豆腐的村民们。走进村子,家家户户几乎都挂着关于豆腐的匾额,这里是八公山豆腐的发源地。走进一户做豆腐的人家,热情的村民带成员们去参观了八公山豆腐制造的过程,虽然不是比不上大工厂的效率高,但是村民们自己的小作坊制作却认真且仔细。成员们采访了一位豆腐制作人,他说“我们这里的豆腐品质好,就是因为我们用的大豆都是淮河两岸的的优质大豆。然后我们的水用的都是大山泉的泉水。所以做出来的豆腐更加细化,更有韧性,更白亮一点”,用本地的优质大豆加上本地的山泉水,才能做出纯正美味的八公山豆腐。

图为被采访人正在制作豆腐。刘晓 供图 

“对,我们是讲究传承。我们从小的时候就会,我是从15年开始做,那时候是我做,我父亲卖。然后19年的时候,我自己做自己卖,我父亲也在做,然后卖”,他向成员们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。“豆腐村”里面的豆腐制作人们,代代传承,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下去。就像那位被采访的村民说的“我是县级的豆腐非遗传承人,我父亲是市级。我们祖辈都是制作这个豆腐的。”像他这样从小时候就开始学着制作八公山豆腐的人,在这个村子里比比皆是。在“豆腐村”里,有的是这样坚持豆腐制作行业的人,是他们让八公山豆腐走出了大山,让老百姓们尝到了美味健康的豆腐。

图为八公山“豆腐村”全貌。刘晓 供图。

随着“豆腐村”的发展,豆腐品牌的效益越来越好,这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“豆腐村”演变成了“豆腐小镇”。成员们来到“豆腐小镇”,了解了如何磨制豆腐。还全程参观“豆腐小镇”如何生产自己的品牌豆腐乳。在这个过程中,成员们都意识到了八公山豆腐品牌对于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。八公山豆腐宴在安徽非常有名。在安徽,他们把豆腐菜肴的名起得很好听,“螃蟹抱蛋”、“金玉其外”、“仙人指路”、“虎皮扣肉”等等,在餐桌上摆上这一道道佳肴,体现出他们热情的待客之道。

豆腐制作的方法多样,虽然看似只是一道素菜,却凝聚力劳动人民的智慧。传统因创新而进步,因创新而有了更加引人注目的变化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,才能让其具有更加深远而强大的续航力,才能推动其不断向前进!

通讯员:刘宗美

图为“创文旅 思非遗”团队与被采访人合照。刘晓 供图